力学笃行学以致用
——记十佳毕业研究生周大涛
周大涛,1992.12月出生,工业设计学院2016级研究生,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三年期间,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工作,发表6篇论文(包括2篇CSSCI,1篇CSCD,1篇北大核心,2篇普刊);在国家级、省部级及业内设计大赛中获得奖励10余项,同时已获4项实用新型授权;日前,已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录取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设计学)。
从理工到艺术,蜕变不易
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他习惯了埋头苦读的静默无声。顿学累功,脚踏实地,他端正了业精于勤的学习态度,初心不改,执笔筑梦,砥砺前行承壮志,他勾勒了学以致用的理想雏形。“荣获十佳毕业生,可以说是部分实力加上运气吧。因为我知道学院里优秀的人很多,能够获奖真的很意外”。谦虚如他,他就是十佳毕业研究生获得者工业设计学院2016级工业设计工程的周大涛。
“我是老师口中‘一瓶未满,半瓶晃荡的学生’,缺乏天赋,可我仍然相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大涛的本科专业为机械工程学院开设的工业设计,理工科出身的他并没有系统地训练过素描、水彩等艺术技能,“艺术专业课老师说我的审美‘土得很有个性’,我还有一个‘美盲’的雅称”,专业课程学习对于他来说压力很大。“为了跟上课程进度,除了睡觉,我每天就‘泡在’画室,把水粉教材中的作品反复画并不知多少遍”,经过一年时间的系统学习和密集训练,他的水彩写生作品被艺术课老师所收藏。
刚进入研究生阶段,角色上的转变使他很不适应,“考上研究生了嘛,一下子没有了考研压力,甚至还为自己的考研成绩而沾沾自喜”,但很快他就发现研究生与本科生角色的不同,“就像‘工具’和‘理论’的区别,本科阶段我学会了使用工具,但研究生阶段我要学会使用理论”,周大涛攻读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知识点多而杂,仅仅依靠课上讲的内容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他学科知识也进行了学习和积累。“记得参加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期间,我‘强迫’自己一边学习设计建模Rhino软件,一边进行作品的设计与建模,那段时间我都是吃住在工作室,最后获得了湖北省二等奖的成绩”。在研究生期间,结合自身专业需求,他自学了统计、管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以及Python语言、MATLAB语言等工具。“学习这些逻辑性很强的知识,可以满足日常科研工作的需求,这些知识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日积月累,积微成著,他在研究生三年期间,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2篇发表在CSSCI类刊物上、1篇发表在CSCD(双核心)类刊物上、1篇发表在北大核心类刊物上以及2篇普刊。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业内大赛等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及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届获得湖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彰显价值,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才具有价值”,周大涛认为,对于专业理论研究,很多人都可以做,但把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则是一种能力。“在灾难面前,消防员逆性的背影深深地触动了我”,他通过调研,发现救援过程中消防战士的双手多被占用,且设备的晃动会造成皮肤的擦伤等问题。“在火灾事故救援过程中,有的消防战士因双手抱着儿童撤离,发生了滚下楼梯而牺牲的重大事故”,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的“儿童消防救援背带”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提高救援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障救援人员安全。该作品获得了2018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国家级金奖,这也是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自建院以来在此类赛事上获得最好成绩。
青春尚好,吃苦理所当然
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这是很多同学所面临的问题,“对科研任务进行轻重分类,清楚在现阶段自己要做什么,目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对我而言至关重要”。他的导师李晓英副教授说:“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科研工作,他都能够很好得处理,是工作室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其他同学手上的大门钥匙基本都‘生锈了’”,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给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时候实验数据复杂,熬夜进行处理,对于周大涛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轻车熟路。“我不是你们口中的‘天才’,很多工作都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完成”,周大涛对于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青春尚好的年纪,正是拼搏付出的阶段,吃苦是理所当然的事。
以青春为名,绘梦之卷,如今的周大涛即将进入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攻读设计学博士学位,在科研的道路上,他依然在努力拼搏着,他用自己的学习经历向我们诠释了力学笃行的学习作风和学以致用的实践方式,展示了青春努力拼搏的模样。时光飞逝,属于他的三年研究生时光已悄然过去,但留下来的是抹不掉的回忆和收获的成长,脚步不停,下一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