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5日(星期三)晚上七点,毕业十八年的老学长李中杨教授,重返学校,在艺术设计学院四楼报告厅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设计开悟,提升心智 ——研究生学习中的创意思维与呈现方式》的专题讲座,深度解读了设计思维的维度递进与综合拓展。本次讲座由饶鉴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李中杨教授以校友的身份依次对学生、校友、老师、领导提出了祝福,并指出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对象是学生,大学教育就是学校领导服务于老师、老师服务于学生、学生服务于社会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而后,李中杨教授就学生的创意思维和一些呈现的方法,主要围绕五个部分的内容展开了阐述。
在第一部分,李教授阐述了设计思维的维度递进与综合拓展。设计思维所强调的是思维的维度从一维到四维的综合训练,对于思考问题的方法不能局限于本专业的思维层面,而是要递进延伸思维的维度。李教授提出,当今最大的设计应该是综合设计,对设计思维的维度与方式进行超级链接,透过设计的交叉应用与跨界融合,对设计提出新的综合理解与拓展。李教授把我们所处的社会形容成一个超级链接,各学科通过超级链接擦出火花,才有可能接触到设计的新方向,并提醒学生要把握好本专业的基础,同时要在其他领域进一步凝练自我。
第二部分,李中杨教授通过十几个杰出的设计案例,向我们介绍了优秀创意思维所体现出的设计理念及其呈现的方式。例如德国犹太人纪念馆,运用到了心理学做出的地面创意,人进入展厅之后踩到铁块,心理上会发生变化,充分利用了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的方式来做设计,打开了设计的界限。巴黎老旧废弃小镇的项目改造,通过在废旧的老楼上绘制大幅油画来改变所处环境,同时成为景点吸引了更多游客的观光,从而使废弃老楼重新焕发生命力,这体现了城市的特色,文创的景观,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证明了艺术的介入对城市改造方面创意的突破。
在第三部分,李中杨教授依旧是以案例为导入,深入分析了中国智慧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多维度应用,其中包括字体设计、logo设计、海报设计等多层面,充分展现了创意思维在中国化设计中起到的灵魂作用。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创意形式,以及与现代理念、现代艺术和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展现。我们作为深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够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并将其内涵加以提炼到全新的设计形式上,呈现当代中国设计的智慧,是设计的核心所在。
第四部分,李中杨教授结合自己所在研究所的项目,介绍了他在设计方式转换上的一些方法,能够更快地完成设计。通过解构、夸张、局部、反向等大量关键词的分析,找到对应的设计思路,最后从众多设计方案中选出满意的方案。最关键的是,李教授向我们传授了一些关于商业设计的小窍门:第一步聆听客户;第二步揣摩客户的性格、思想等;第三步做出三种不同的方案,一是迎合型方案,迎合大众喜好但优于大众设计,二是前卫型方案,三是折中方案,藉由客户的选择,来判定客户对设计的偏好,进而达成长久的合作与融洽的商业关系。
第五部分,李中杨教授在对研究生层面的思考,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高校的学习方法,首先,提出并回答了设计是什么这个问题,再从多学科融合角度列出了C刊中常用的107中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以及设计选题思路。他提出在设计中培养比较意识,在比较中寻找利害与矛盾,从而鉴别中国设计发展走了那些偏路。李教授最后补充了一些资源总结,包括北京重要的设计资源、文化创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国家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向,最后总结了设计维度在设计教育教学、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等方面的整体链接
讲座最后,李教授向我们分享了“红菜薹,芯不死”的湖工设计精神,湖工设计学科的学生,要想发扬光大,就需要有“心不死”的湖工设计精神。
本次学术讲座持续了三个小时,讲座结束后,李中杨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同学们也充中获益良多。此次讲座不仅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也为我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至此,讲座圆满落幕,相信同学们通过李教授的深刻讲解,对学习中创意思维与呈现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下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吧。
主讲嘉宾介绍:
李中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国际设计理事会ICO-D成员、美国平面设计协会AIGA会员、韩国设计学会KSDS理事、北京设计学会理事兼视觉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全国文创产业设计联盟副主席、北京2022冬奥会形象景观设计项目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委员、文化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评审委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包装工程》杂志编委、《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获得者。